在擔當中演繹“最美桑榆景”
——記丹徒區稅務局老干部黨總支書記殷國福
2020年8月,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以“最美桑榆景 人間重晚晴”為題為丹徒區稅務局離退休老同志情系國家、心系稅收、胸懷社會的境界與情操點贊,而這個群體的“領頭羊”就是殷國福。
殷國福,1945年出生,1964年10月參加工作,196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2005年退休后,擔任國家稅務總局鎮江市丹徒區稅務局老干部黨總支書記。他積極發揮“主心骨”作用,探索新形勢下黨務工作的方法和途徑,帶領離退休老干部繼續投身稅務事業,演繹最美“桑榆景”,被授予“江蘇省百佳離退休干部黨員”稱號,是全省稅務系統唯一獲得該項殊榮的離退休干部。
退崗不褪色,“老有所學”更堅實
歲月會變,本色不變;容顏會老,忠誠不減。殷國福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,在加強學習、終身學習中增強自我凈化能力、提高“排毒殺菌”政治免疫力,永葆“對黨忠誠”的政治本色。尤其在擔任丹徒區稅務局老干部黨總支書記后,他把抓好支部黨員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重點工作,探索形成了別具特色的“三個自我”工作法,使支部黨員的黨性意識和宗旨觀念不斷提高,凝聚起同心同向同行的“銀發力量”。
堅持“自我教育”不放松。作為黨總支書記,他總是帶頭先學一步,加強黨性修養,保持思想常新、理想永存,涵養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。堅持“自我管理”不懈怠。在殷國福的主持下,老干部黨總支經常開展黨性教育,從思想、政治、能力、廉政方面檢視自己,提高離退休黨員的自我管理能力。堅持“自我提高”不止步。他緊貼老同志實際,創新“黨建+互動”模式,與時俱進策劃各類主題活動,采用政治學習與娛樂活動、室內與室外、集中輔導與相互交流相結合的方式,將思想教育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,實現離退休干部的“自我提高”和老有所為,黨總支凝聚力不斷增強。
卸任不卸責,“老有所為”更生輝
老干部久經考驗,擁有政治優勢、經驗優勢、威望優勢。殷國福在丹徒區稅務局黨委的支持下,組建了一支“銀發稅收志愿服務隊”,充分發揮老干部優勢和專業特長,積極為納稅人維權,幫助納稅人解決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服務地方經濟發展。
丹徒區上黨鎮有茶葉合作社12家,茶園面積1.6萬余畝,年產值約1.2億元。但茶企反映茶葉生產銷售季節性較強,由于稅務部門提供的發票是限額版且限量,在旺季銷售時一筆業務要開幾份發票,極不方便。殷國福獲悉情況后,立即組織服務隊成員進行走訪調研,寫成相關建議報告,丹徒區稅務局及時調整了茶企的發票限額,同時還落實了減稅降費優惠政策,茶企合作社每年可享受稅收優惠2萬余元。
近年來,由殷國福帶領的“銀發稅收志愿服務隊”為納稅人維護稅收權益40余件,處理涉稅爭議80多起,幫助6家企業修復了納稅信用等級,30多戶企業獲得銀行信用授信貸款近億元,企業發展信心得到提高,依法納稅意識不斷提升!般y發稅收志愿服務隊”被授予“銀發人才工作站”,其推出的稅收志愿服務項目榮獲鎮江市“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務項目”。
退休不退志,“老有所成”更從容
雖已退休多年,殷國福一直保持著“退休不退志”的黨員精神風范,多做多為,勤勉盡責,繼續為國家稅收事業“發光發熱”,主動承接了一項又一項任務。
黨支部是黨在基層社會組織中的戰斗堡壘,面對稅務機構改革后離退休干部人數增多、活動場所受限的現實難題,他主動聯絡、多方協調,將2000多平方米的原稅務局辦公樓改造成了規范化、標準化的老干部活動中心,全面提升了老干部黨總支的活動陣地建設水平。
他策劃邀請老同志為在職干部、年輕同志暢談艱苦創業、改革攻堅的歷程,傳授愛崗敬業經驗、輔導稅收調研方法,教導崇法守紀、誠實做人的道理,積極發揮老干部“傳幫帶”作用。2019年,在得知區稅務系統要搭建“納稅人之家”活動陣地時,他帶領老干部們主動請戰,率先在全市建立了首家“納稅人之家”。2020年以來,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,他組建了以稅收業務骨干為主的專家咨詢團隊,開展了以“戰疫情、促發展”為主題的減稅降費政策巡回輔導50多場,累計參訓人員6000多人次。
莫道桑榆晚,為霞尚滿天。殷國福古稀之年依然使命在肩,初心如磐,以激情永在的革命情懷、老有所為的道德情操,樹立了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