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繼強: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義
2021-06-15 | 來源:經濟觀察報
時間:2021-06-15 來源:經濟觀察報
“十四五”時期,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是全面深化改革,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。稅收是國家財政體系的基石、經濟發展的杠桿。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,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意義深遠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在稅收征管方面經歷三次大的變革,簡要說就是從“合作”到“合并”再到“合成”,這是稅收征管制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調整。在這個過程中,稅收征管不僅對稅務部門自身監管、服務、技術、制度等環節的要求越來越高,也對金融、財政等部門提出高要求。不同環節的各個要素高度融合,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提升!蛾P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中提到的改革舉措,將對國家治理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。
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。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,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對企業的影響十分顯著,將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活動。稅收征管制度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,良好的稅收征管制度有利于企業開展經營活動,提高生產效率,從而推動經濟發展,不僅可以支持國內企業的良好發展,也可以吸引境外高質量企業。
《意見》提出,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。這將更有效激發市場活力,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中小企業是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!兑庖姟诽岢龅某掷m深化“稅銀互動”等優惠政策,能夠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,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。
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,一方面可以提高稅務系統的運轉效率,降低每個環節的信息收集成本,為多環節協同工作提供支持,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納稅主體的數據安全,提升服務質量,滿足個性化需求,極大地便利納稅人繳費人,提升其獲得感和滿意度。
以稅收大數據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。通過對稅收數據進行收集、分析,能夠精確反映社會經濟活動以及不同區域、產業、企業的發展情況,能夠協同各個部門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高效管理。無論是對經濟行為的預測還是政策目標的預期都將更加貼合實際。
數字化、智能化的稅收體系可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助力。通過稅收大數據匹配上下游企業,推動企業間互幫互助、合作共贏,有助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數字化、智能化的稅收體系有利于提高多部門監管和風險應對能力。規模大、類型多、價值高、顆粒度細的稅收大數據,在技術上為宏觀經濟風險研判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通過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利用增值稅發票等數據持續跟蹤分析企業銷售和全國經濟運行情況,有助于嚴格把控風險,提高各個部門的風險防范能力。利用稅收大數據實行更加準確的信用評級,并在降低監管成本的情況下對信用風險進行有效監管,有利于提升整個社會經濟金融活動的信用水平。
促進稅收執法更加精準。通過稅收征管改革建立現代化的稅收征管體系,使用先進技術能夠精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,降低執法難度。
《意見》要求不斷提升稅務執法精確度,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和監管。同時堅決防止粗放式、選擇性、“一刀切”執法。研究推廣“首違不罰”清單制度等做法,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,有利于促進更高質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續、更為安全的發展。
強化國際稅收合作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!兑庖姟诽岢,要強化國際稅收合作。未來,通過“一帶一路”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、形式的不斷創新,將為國際貿易活動提供便利,聚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,有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。
。ㄗ髡呦滴髂县斀洿髮W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、教授)